碎玉阁中的人不知情, 只知少爷是异常宠爱这位少二夫人的。一个月里总有大半月是待在碎玉阁, 来了便与这少二夫人论书谈天,抚琴下棋, 竟有一种他们看不懂的世外桃源。
原本还有些乱跳的思烟与云馨傻了眼,她们一直认为, 论身份,她们这些个落魄官商家的小姐肯定是高过刘娥这个小户人家的家生子的,只不过运气背了些, 容貌逊了点。
但几个月下来,见刘娥丝毫没得小家子气,形容举止端方淑丽,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学识相比男子也过无不及, 两人顿觉世界观颠覆了不少。
有次龚美与刘娥同在书房, 思烟与云馨见了龚美, 巴巴跑去侍候, 听见他们两人在聊《国语》, 说什么“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有说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两位如坠云里雾里, 原准备背几句三字经女则来向龚美展示自个儿小姐风范的, 结果都蔫蔫回去了。
青婵不明所以, 虽认为她们爱闹腾, 但萎靡不振的样子着实可怜,便好心带着她们外出去山上玩——挖冬笋。
结果,原先是半死不活,回来后彻底没了生气。
嫦衣冷眼相看,说这俩妮子心中不安分,迟早得惹出什么祸端来。
刘娥听了,并未多说什么,只叹道:“料谁都会心有怨言的。我虽看着也不舒服,但她们这两个丫头,想法太过直接,闹不出什么大事儿!”
腊月刚至,龚美便去了夔州等地的银铺查视,好做终年盈余清点。临行前,盯着刘娥看了好一会儿,直到看得她面颊泛红,才吩咐众人说:“好好照顾少二夫人!”
众人皆答:“是!”
青婵回答的尤为响亮。龚美前脚刚走,她立刻马不停蹄地指使着好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厮去集市上搜刮“上好的”红豆、桂圆、芸豆、薏米、莲子、糯米、苞谷、紫米等材料。买了之后拿回来检查,“上好的”才合格,不然重新去跑。
众人看得莫名其妙。
云馨问这是干嘛?
青婵答:“准备煮腊八粥!”
柳依问谁说要煮的?
青婵答:“没人说,但谁都知道少二夫人嘴馋!”
思烟问我们可以吃吗?
青婵答:“帮忙煮粥!”
从腊月初三到腊月初七,碎玉阁的人都给青婵搅和着买材料,选材料,劈柴烧水,熬粥,看火候……
邱妈妈好几次见到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进出的场景,千年冰封的脸上,忍不住眉毛抖了几抖。
青婵见了,问:“邱妈妈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山上挖荸荠?田里的,可新鲜着呢!熬到粥里边,定是相当好吃的!”
邱妈妈板着脸不说话,眉毛差点儿抖了下来。
一园子人熬出来的腊八粥,果然如青婵说,那是相当好吃的!
腊八下午,刘娥午睡过了头,窝在暖和的被子里还不愿起来,青婵就端着一碗粥献宝似的送到刘娥跟前。
嫦衣一边给刘娥披上金丝软绒长披风,一边笑道:“青婵为这粥把院中弄得鸡飞狗跳了好几日,气得邱妈妈那脸,简直比这大冬日的还要冷了!”
刘娥端过粥,轻笑着瞪了青婵一眼:“还不知道这碗粥值不值得呢?”说完,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甜糯细腻,丝丝滑滑,清新淡香,竟有春日里阳光灿烂的味道。
忽的想起了以前在李家的日子,每年腊月初七,她都会与青婵嫦衣一道,帮着庞氏清洗腊八粥材料,然后围坐在冬日炉火前,嬉笑玩闹,累了,便托着腮,痴痴望着庞氏悉心熬粥时认真而温柔的身影。
那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画面!
青婵见刘娥一口一口怔怔吃着粥,有些不解:“姑娘,难道是不好吃么?不好吃便不吃也罢了!”
刘娥回过神来,抬起头微笑:“没有,我是觉得,太好吃了!这里边的桂圆红豆,各个其他的,都是极好的。不过,这,这荸荠是在哪儿买的?怎会如此新鲜?”
青婵来不及说话,嫦衣插嘴道:“哪是买的?她领着一大帮人去田里挖的!这大冬天的,一群人赤着脚在泥地里走!你是没看见,思烟与云馨两人,哭得眼泪都冻住了!路上还哭骂说青婵是她们命中的克星呢!”
青婵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刘娥心中一酸,暖流涌过,她拉过青婵坐到床边,嗔道:“你也是,不过是吃的东西,有必要苦着身子去寻吗?”
青婵傻傻憨笑:“我身体好,不碍事的!往年腊八节都能吃到姨娘熬的,我怕姑娘今年吃不好……”
话未说完,青婵哽咽起来,刘娥眼中也是水光闪闪,一旁嫦衣已别过头去,轻轻抹泪。
那个有着母亲温暖的人早已不在了。
室内一边沉寂,只听得炭火燃烧的兹兹声。
刘娥眨去眼中泪水,强打起精神笑道:“你这粥熬得这样好,当然也要给众人尝尝!也不枉大家给你奴役了一场!把大伙儿都叫到暖阁里边去,一起吃粥过腊八吧!”
嫦衣和青婵都觉这个主意好,忙着准备去了。
没过多久,碎玉阁里嬷子丫头小厮等十几号人齐数到了暖阁,一众人围着暖火,喝粥聊天,好不热闹。许是众人都参与到了熬粥的过程中,都觉得这粥是吃过的最好吃的。
有些觉得这气氛祥和温暖,令人感动;有些不自禁想起自个家乡亲人,也潸然泪下。大家分享的分享,安慰的安慰,倒也十分融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