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带着士兵们撤出战斗时,位于斯图加特南区的这条街巷周边躺着不下五十具苏军尸体,而伏击者的兵员数量也降到了13人,其中还有3个因伤重或腿部受伤而行动不便的。转到临近一片街区,他们找到下水道入口并返回城市的地底世界。战斗还得继续,他们只能将行动不便的伤员安置在下水道中,留给他们枪支和少量弹药。如若苏军侵入,普通的自由团战士可以选择投降,但从北欧归来的帝国军士兵就只有自我了结这一条路可走,十足冰冷的残酷!
在昏暗肮脏的下水道持续行走,林恩渐感昏沉,却也只能咬牙坚持。走了有一个多小时,他们找了处相对僻静的位置返回地面,这是的东方依然漆黑一片。从移动的距离估算,他们已经来到了斯图加特南部城郊区域,而松散的泥土和断流的水渠也应证了他们的推测。觅了处没有苏军驻守的废弃住宅区,林恩和他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小憩片刻,然后由坦泽带两名士兵前往附近实施侦察。没过多久,侦察人员带回敌情:在一座曾被用于防御作战的工厂里,有开叉的天线矗立在高处,厂区及周边有不少苏军警戒人员和哨卡。
虽然不能确定那是苏军部队什么级别的指挥部,林恩这时候却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在这样的夜间袭扰作战中,敌方指挥部和弹药库皆属优先攻击目标,回望市中心,火光在安静地闪跃,固守地铁和下水道的起义者处境不难想象。亲身经历这样一场兵员损耗超过八成的战役,林恩的思想和心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保命就有很大机会享受丰硕胜利果实的情况下,他毅然拿起武器,将仅剩的两个弹夹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检视电量无多的红外夜视装备,无怨无悔地带着最后这一小队勇士踏上九死一生的征程……
黎明即将到来,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日德兰半岛,越过德-丹边境进入丹麦领土的苏军先头部队正在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的情况下一路高歌猛进,临时补给站、交通调度以及战斗警戒点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冒头,而在日德兰半岛根部石勒苏益格-基尔-吕贝克-罗斯托克一线,数以千计的苏军坦克、装甲车、卡车等各种车辆形成了一条长达两百公里的巨蛇,它带着雄视对手的腾腾杀气向顺利登陆日德兰半岛的帝国军队扑去。对外界而言,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依旧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但先由对西方盟国的北欧战事,近有令人惊诧的上莱茵河谷之战,帝国军队的强悍战力得到了举世公认,自占领丹麦诸岛以来世人莫不翘首展望这支“亡灵军团”与世界第一陆军间的正面冲撞。兵员素质、装备技术各有所长,统帅方面,昔日德国装甲元帅克莱斯特和苏军钢铁英豪崔可夫都是作风顽强、骁勇善战的名将,两个老对手之间的较量将对这两个国家的命运乃至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于登陆日德兰半岛的帝国军队,苏军大本营综合各方情报作出了“一夜横渡十万兵”的判断,收到了来自大本营的电报,坐镇吕贝克指挥作战的崔可夫反应十分平淡,平淡中甚至有一丝不屑的意味。苏军北德方面军虽然是应对帝国军队借丹麦踏板重返德国的逼人态势匆匆组建,但所属的七个军都是齐装满员,有两个军此前就常驻北德地区,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从东欧调来的另外五个军也曾或长或短地驻扎于德国。手握作战经验丰富的四十万雄兵,兵员装备和物资补给状况都较一年前有明显改善,而且自由帝国先期侵入中立的丹麦,苏军此时进入日德兰半岛已不必顾虑国际道义约束,崔可夫有理由对自己这盘棋充满信心。
随着时间轴的推移,两军兵锋逐渐拉近,为这场举世瞩目之战拉开序幕的头炮终于打响——迅速且有序推进的苏军装甲侦察部队在距离腓特烈西亚港以及小贝尔特桥大约20公里的科灵城外遭到帝国军队阻击。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两支早年缠斗多场、彼此十分熟悉的军队皆是有备而来,精准凶悍的炮火体现出成熟的技战术水平。黎明到来之前的半个多小时,在夜视器材运用方面占有优势的帝国军队技高一筹,在北欧制造的改良型“黑豹”对阵老冤家T-3485得心应手,几个回合就干掉了十余辆苏军坦克。在这种情况下,肩负侦察任务的苏军装甲部队并不冒进,他们迅速利用地形稳住阵脚,机械化步兵快速向两翼展开,紧随而至的坦克部队避开敌方阵地向科灵城西面迂回穿插,尔后在郊外与对手的侧翼部队发生激烈交火。利用缴获的盟军装备,此时苏军精锐装甲部队夜战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抵达战场之后,进攻火力陡增,强大的炮火对帝国军队的阵地形成了有效压制,T-3485在战斗步兵的支援下投入正面进攻,左翼迂回部队同时进行策应。如果防守科灵城的是同等数量的西方盟军,哪怕装备的坦克增加一倍,以他们一贯的水准很快就会败北,但帝国军队再次用行动证明他们的韧性无与伦比。在苏军装甲部队不计损失的勇猛进攻下,改良型“黑豹”的战斗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履带式突击炮也有多辆遭炮击毁伤,但不论敌人的攻势有多么旺盛,余下的战车仍在沉着应战。当敌人推进到一定的距离,帝国军队的战斗步兵开始用各种反坦克兵器进行阻击,使得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前面更为沉重的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