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作乱,诸葛亮并不意外。
自从建兴二年初,马超病故后,羌人就一直表现的不怎么安分,再加上两年雪灾,羌人生活不下去,作乱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诸葛亮也没有想到,这次秦州羌人作乱会汇集十万众,并且打的姜叙只能最后坚守天水郡,告急求援。
羌人虽然战力彪悍,但那也是相对于其他异族而言的,对于大汉来说,羌人终究是弱势方。
而羌人内部,也并没有一个具有威望的共同领袖,不存在统合羌人部落战力的可能.闹出如此大的声势,确实是出乎了诸葛亮的预料。
最重要的是羌人这么一乱,彻底打破了诸葛亮休养生息的国策。
小打小闹可以用剿抚并用的策略,但这么大规模的作乱,并且劫掠大汉州郡,那是必须先打一顿,然后再考虑安抚的事情.否则大汉天威不存。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这个——该怎么平定这次羌人叛乱。
荆州因为关羽病情的不稳定,暂时无法掌控全局,正处在权利交接的混乱时期。
时至今日,东吴和大汉的关系,依然是处于半敌对关系,不能掉以轻心。
而雍州方面,自曹叡继位后,对雍州的骚扰反而加强了,可见这个曹叡,至少在战略眼光上,不必他父亲曹丕弱,甚至可能更强。
一旦曹魏和东吴得知秦州羌人叛乱的消息,势必会选择趁火打劫,因此雍州和荆州的兵力,不仅不能调动,相反还要通知张溪和徐庶加强戒备。
同时,站在大汉的立场上,这场叛乱也必须尽快平息,不能拖的时间太久,否则会影响到目前大汉休养生息的国策。
更别说,大汉内部还有一个车骑将军催促着北伐呢,如果在羌人身上浪费太多的钱粮和时间,因此推延了北伐的进程张飞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外部环境如此,诸葛亮必须要快速平定羌人叛乱,同时,还不能调用太多的军队。
而内部环境.诸葛亮在成都内来回扒拉了一圈,却发现,如今的成都,缺乏能挂帅出征的适合将军。
张飞倒是可以,但问题是,张飞已经六十多了,不容有失。
再者,你让张飞领军去平叛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战后要安定地方,安抚羌人稳定,这就不是张飞擅长的地方了。
如果再等上两个月,等到庲降都督李恢从南中卸任回到成都,由李恢领军出征倒也可以。
李恢有多年坐镇地方,安抚夷人的经验,本身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得到过实战检验,是一个不错的平叛主帅人选。
但.李恢是建宁人,他镇守南中有人脉优势,又适应当地气候,确实是个好人选,可西北不同啊。
李恢本来这几年身体就不太好了,再让他一个南人引兵北上,能不能平叛先不说,他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都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李恢回成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出兵路上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加上天时不配合,今年秦州再次闹雪灾的话,也不利于直接进军。
这么一来一回的耽误下,起码要慢上半年的时间也不知道姜叙在天水郡能不能坚持住。
中护军吴懿.吴懿掌控南军,拱卫天子,轻易不可离开天子左近,除非天子御驾亲征,否则他也不适合领军出征。
再剩下的其他人,不过是冯习,张南,傅肜,阳群之流,可以为将,但不可为帅。
羌人作乱,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但目前的情况来看,诸葛亮一时间还真的有点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让姜叙坚守天水,熬过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后,李恢回成都后再发兵,还是立刻发兵救援,由张飞领军出征?!
都不是什么万全的决策,各有各的缺点。
平羌方略,诸葛亮已经跟法正和庞统商量过了,这两人坚持要求快速平叛,而这一点,诸葛亮也认可。
但以何人为帅,法正和庞统也没什么好主意。
甚至庞统看着着急,说要实在不行,就让他挂帅出征好歹当年也随着先帝一路入川,虽没有独当一面吧,但总是有过军阵经验。
庞统这么一说,法正顿时眼睛一亮。
倒不是法正赞同庞统的主意如果庞统这样的经历也算领兵为帅的话,那经历了汉中之战的自己,不也一样可以说自己有领兵经验了?!
法正还不至于这么没有军事常识,当参谋和当主帅,万全是两个概念。
因此,他并不同意庞统挂帅出征的想法。
但法正想到了一个人。
当年先帝入川,兵阻雒城,有那么一个人率领荆州军入川援助,一路平推益州各郡,完成了对成都的彻底包围。
嗯,说的就是诸葛亮。
其实真要说起单独领兵经验,法正认为诸葛亮的那次入川救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独为帅。
但问题是,如今诸葛亮是丞相,他肩负着总领朝政的重任,是最不适合领兵出征的人选。
再一个.诸葛亮真的愿意离开成都,北上平叛么?!
要知道,在成都,诸葛亮就是群臣之首,威望日重。
一旦北征,战事顺利不过是给诸葛亮执政增加一些威望,可一旦战事不顺,不能快速平定羌兵,那对诸葛亮的威望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诸葛亮根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因此,法正虽然想到了,但他却依然没有开口,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