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儿庄战役为例,一名鬼子可以很从容地刺伤三名中国士兵,训练,装备,还有最重要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因素,都是战斗中的差距。
加上一寸长一寸强的三八式步枪,小鬼子的优势太大了。
一连,乃至一营都是不怕死的,而且小鬼子顺风仗打多了,之前几年的战斗,中央军,晋绥军等部队给他们的印象都是在战斗前期都很强,但一旦陷入刺刀战时,部队的士气往往会雪崩般下降。
这也是军阀式军队的通病,长征时期,我军就非常喜欢用长距离穿插,然后突入袭击贴身近战的打法。
这一次小鬼子踢到了铁板上了。
寺内勇看着第一步兵大队靠近一营的阵地准备发起冲锋之后,随即指挥一旁等待的第二步兵大队后续跟上突击。
一次性投入两个步兵大队,寺内勇认为自己已经很给这支部队面子了,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能撑过自己两轮攻势的对手了。
踩着雪水融合后的烂泥里,孙海峰没有在意一旁不时落下的炮弹,一直运动起来,到各连阵地上视察情况。
一连在被敌人报销一挺重机枪之后,很快就把机枪阵地转移。
“放近了再打,全体上刺刀,等小鬼子靠近之后,先一轮射击,然后手榴弹给老子好好招呼他们。”一连长也是越打越上头了。
小鬼子之前第二轮冲锋的时候,一窝窝地冲上来,一连的重机枪突入地射击,让只以为一营只有轻机枪的他们付出代价,几十名小鬼子直接倒在了重机枪的火舌之下。
孙海峰看着逐渐靠近的小鬼子,掏出了自己的驳壳枪,瞄准之后直接一枪打出去,准确地命中了一个小鬼子的胸口。
这如同开了连锁反应一样,正面一连的战士们本来紧绷的神经立刻断开,熟练地瞄准,扣动扳机,拉栓,在射击。
等到弹仓空了之后,拉开手榴弹就扔了出去。
一连长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冲啊!”说着就趁着小鬼子被炸懵的时间冲上去。
“冲锋!冲锋!帝国士兵不畏惧任何敌人!”第一步兵大队的指挥官站起来拔出指挥刀就发起了冲锋。
身边的士兵则是熟练地将弹仓内的子弹抛出,这是由于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保险机构很不稳定,在拼刺刀的时候,发生过走火误伤友军的事情,所以日军大本营明令规定,在白刃战开启后,必须清空弹仓,关闭保险。
而之所以不在白刃战开启时射击敌人,则是怕自己身后的友军惊慌,把你当场靶子给射了。
加上三八式步枪的子弹穿透力很强,近距离射击时,很可能穿透人的身体继续造成二次伤害。
我军战士乃至很多中央军,晋绥军的战士都会一招在白刃战时,枪口斜射,射击敌人的大腿,子弹在穿过敌人的大腿之后射进了泥土里,避免了误伤。
不过敌我双方都不是傻子,小鬼子肯定会这一招,但尴尬的是,如今侵华日军的平均身高本身就不高,后期在兵力枯竭之后,身高更是一降再降,而三八式步枪可是二战最长的步枪,没装备刺刀的时候是1.27米,装备刺刀后更是达到了1.66米,重达4.1千克,即使是现在,这个长度这个重量,在白刃战挥舞的时候,也是个不小的难度。
不过一寸长一寸强,可不是说说的。
154团本身就吸纳了很多部队的底子,老兵的经验传授可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战斗经验就在战后的总结大会上被传授了下来。
一连冲在前头的战士,在靠近敌人的时候,直接就是一轮排射,然后冲上去和敌人肉搏。
莫辛纳甘M1890-30型步枪的长度1.23,带刺刀全长1.66米,空枪重3.8公斤,可以说各方面都不弱于三八式,这也是叶凡喜欢这款武器的一点。
而莫辛纳甘M1890-30型步枪的刺刀也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武器,三棱刺刀或者说是棱刺。
“俄罗斯钢刺”。一方面是老毛子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是钢刺不容易折断和弯曲,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不容易像刺刀卡在敌人的身体里,加上容易制造,之后我军也是采用了这种武器当刺刀。
大家常常忽视——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这玩意没有锋利的刀刃。所以最适合做成随枪折叠型。打开和折叠时不容易伤到手。
一连长熟练地扫开小鬼子的刺刀,精准地刺入了小鬼子的肚子里,拔出刺刀一枪托砸在小鬼子的脑门上,顿时砸的小鬼子血肉模糊,脑瓜子做响,捂着肚子倒在了地上。
不可否认,在白刃战方面,战士们和敌人的差距很大,但顽强的意志却能让战士们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白刃战是非常考验部队的士气和身体素质的。
而士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能影响战局的走向。
战场上到处都是互相厮杀的景象,一名战士扑倒一个小鬼子,找不到武器,直接抠对方的眼睛,死地将人压在身下,直到他不再动弹。
另一处三名小鬼子,则不断利用配合,刺伤冲上来的战士,这种三人配合的战法,可攻可守,三班的几名战士一起冲上去,却直接被躲开,几名鬼子各自找对手,几招下来之后,突入变阵,直接刺进了战士的身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