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中书台和中领军的调令分别从庾冰和何充二人的手中下发。陶旭被免去了右卫将军的职衔,只保留了都亭侯的爵位和驸马都尉的头衔。
同时,庾冰给他加拜了龙骧将军的军号。这样,陶旭部的战斗序列就从右卫军变成了龙骧军。
至于具体的职位,自然要道武昌再听庾亮的安排了。
一看陶旭就要发配荆州,之前那些大拍陶旭马屁的人也都不出现了。整整三天竟没有一个人上门拜别。
这三天里,陶旭也只去了一趟王导的丞相府。看着形容植物人,全靠人工喂养续命的王导,陶旭也是感慨不已。
这个东晋帝国的实际缔造者,江东朝廷过去二十年的实际掌权者,如今却以这样的姿态苟活于世。也不知道他如果还能清醒过来会怎么想。
见过了王导,陶旭又和王洽谈了几句。
王洽是荀羡的好友,也和皇帝交情不错。当他知道没人和陶旭辞别之后,也是唏嘘不已。
所谓人走茶凉,陶旭还没走,茶就已经冰凉了。
不过王家现在也是差不多的情形。任凭是谁都看得出来,无论是王恬还是王洽,抑或是王氏其他子弟,没有一个人能扛得起琅琊王氏的大任。
当年在洛阳时琅琊王氏“玲琅满目”的盛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子初兄去的这般急,右卫将军之缺当何人代之?”王洽不无忧虑的问道。
陶旭是王导清醒前给庾冰戴上的枷锁,如果陶旭走了,以何充的力量未必能阻挡住庾氏的专政。
“敬和尽管放心!”陶旭安慰道,“何公那里都已经安排好了。”
陶旭把自己和何充的商量索性告诉了王洽,也好让他心里有点底。
王洽听了眉头稍解。
“我自在外,君等在内。京口有蔡公,姑孰有王豫州,内有何公和令兄。如此蜀道枷锁,庾季坚纵有外援为助,亦不足为患!”
陶旭说的是东面京口蔡谟的徐州军,西面姑孰王允之的豫州军,再加上石头城王恬的骁骑军和中央参与辅政的何充。这些全都是王导清醒前的布置,王洽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纵然有所变故,吾等亦不会袖手旁观!”陶旭见他还是忧虑,便十分坚定的给王洽喂了一颗定心丸。
王洽也是个聪明人,他一听陶旭说“吾等”就知道。敢这么痛快就去荆州,就说明陶旭一定有所依仗。
“诚如君言,但愿如此!”王洽抱拳答了一礼。
***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右卫军大举搜刮粮食熬制军粮和搜集草药熬制金创药的异样举动早就在全建康城传遍了。
人们纷纷感叹庾亮毕竟还是江东的第一号人物。最近急剧蹿升的当红小生陶旭以功臣之后、帝婿之尊居然也没能承受住庾亮的压力。那些想拍何充马屁的人都开始观望起来。
咸康五年二月十三日的清晨,天色还没亮,右卫军大营里已经是人声鼎沸,骡马喧嚣了。
陶旭全身披挂,在亲兵的护卫下翻身上马,缓缓巡视了一圈。
右卫军五部中的四部都选择追随陶旭,只有一部的官兵选择留下。他们自然就成了新的右卫军骨干。
同时,新任的右卫将军也提前赶到了驻地的大营。
荀羡一身戎装,骑在一匹黄膘大马上。他的长相本就颇为秀丽,现在穿上一身戎装,更是英姿飒爽。
跟在荀羡身后的,是从王恬部调拨出来的四个屯队。他们即将和留下的那个屯队组成新的右卫军。
“令则!”
“子初!”
两个昔日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再次相逢,双双下马相互作揖见礼。
“奉中领军何公之命,进驻右卫军!”荀羡从腰间的囊袋里掏出一块虎符,他的部下也奉上了何充的手令。
陶旭验证过之后,便让孙弘带着新右卫军办理交接去了。
乘着交接的功夫,陶旭拉着荀羡走到了一旁。
“令则,我这一去,还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陶旭感叹道。
他也从腰间的囊袋里取出两只锦囊交给荀羡。
“京中故旧可相托者,唯君一人而已。”陶旭指着白色的锦囊道,“若是京中有变故,家小就拜托令则你了!”
荀羡有些讶异的看着陶旭。
他没想到陶旭居然想的这么多。现在的建康诚如陶旭与王洽之言,可以说是在王导的枷锁下形成了一个坚不可破的牢笼。陶旭的正妻还是天子的妹妹,他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陶旭又指着另一只红色锦囊道:“丞相在一日,建康便太平一日。可一旦丞相薨逝,令则可打开此囊。其中自有让令则兄保全之策。”
荀羡越听越觉得奇怪。
他有些不安的对陶旭道:“难道子初兄此去其实是避难?”
陶旭正色答道:“令则与我乃是同生共死过的挚友,难道还不知道在下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吗?”
“那你这....”荀羡摊开手中的两枚锦囊不解的问道。
陶旭赶紧帮他收起来,免得旁人看到。
“你且小心收起,不要让任何人知道!”陶旭压低了声音,“哪怕是尊夫人,最好也不要让她知道。”
他见荀羡终于有些认真起来,才接着解释:“下棋之人,未虑胜而先虑败。若是用不上,那自然最好,可若是有变故,自然也不能不做些安排。”
荀羡看陶旭脸色有些差,似乎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安排了。
难不成是荆州是虎狼之地,就连陶旭自己都没有把握回得来,所以在这里就先托孤了?
荀羡终于有些理解陶旭的做法了。所谓一诺千金,他既然受人之托,就不会自掉颍川荀氏的身家,哪怕豁出性命去也要保全陶旭全家老小的安全。
“君且放心,有羡在此。终不至于让家中眷属受惊!”荀羡十分郑重的承诺道。
陶旭看荀羡的表情也很沉重,他示意不用那么紧张。
“令则多虑了。我说过,这其实是一招闲棋冷子,但愿没有它发挥作用的一天吧。”
眼看着荀羡的部队进的差不多了,营寨门口的道路也被腾了出来,陶旭拱手向荀羡道别:“山高水长,但愿你我还有相见之日!”
说完,他大手一挥,为首的刘建屯队率先开拔,浩浩荡荡的向查浦渡口而去。
荀羡望着满副武装的陶旭大军,只能心里默默的祝福他安心上路。
喜欢窃晋请大家收藏:(www.yszbook.com)窃晋阅书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