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军的铁蹄之下,欧洲的战况也越来越乱。
一个月后,荷兰境内,仅剩的三座城市,也先后失守,唯有不到五万的五国联军在关键时刻突围成功,转而进入到了伐国!
准确的说,是未来的比利国境内!
不过此时的这里,还属于伐国占据的领土!
1640年,伐国夺取阿图瓦州,后来又占领埃诺、卢森堡、法兰德斯的大片土地!
将战场带到这个只是刚刚占据几年的领土上,显然要比拉扯到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更能让伐国接受。
也是在明军准备进入这里,并与各国联军展开战斗的时候,一道消息传到了明军。
单卖,菠萝、意志等等,共有五个国家,再次确定了联盟。
所幸的是,这几个国家都不强大,仅仅是各自派出了一万到三万不等的大军。
其中意志最少,只有一万大军!
说起来,意志先后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又经历了七年战争,哪怕是明军快要登陆荷兰之际。
这个国家,实际上都处于战争之中。
“大人,几个国家都向咱们派遣了使者,打算和咱们再次议和!”
几天后,在明军还没有进一步展开攻势的时候,几国在简单的商议过后,居然再次派出了使者。
听闻这个消息,曹文诏陷入了犹豫!
目前明军气势十足,战意高昂!
在兵力上面,虽有不少损伤,可实际上除了镇守后方的大军以外,明军能战之兵依然还有十三万之众。
至于后勤,在以战养战的方式下,虽不富裕,但也没有燃眉之急。
可是反观越来越多的敌人联军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已经增加至将近三十万之众。
并且由于明军大军全部都陈列在荷兰边境的缘故,敌人也直接将大军摆在了面前。
短短数日间,双方兵力就超过了四十万之众。
双方大军,相距五里左右,遥想相对!
对此,曹文诏其实并不是太过在意。
用他的话说,明军之强,即使无法以一敌十,但面对只是数倍于己的敌人,还是无所畏惧。
可话是不错但曹文诏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想要击溃三十多万敌人,可见己方大军也会受到不轻的折损。
而且他还收到消息,那就是几个国家在后方不断的招兵买马。
也就是说,他在击溃这三十多万大军后,也许等来的就是敌人下一个三十万大军。
这一刻,即使是强如曹文诏,也不禁陷入了犹豫。
为此,曹文诏也紧急下令,大军加强防备,不得命令,不得擅自进攻。
并转头就命令手下的将领,在荷兰境内,招兵买马!
倭岛能有人跟随自己,他不信荷兰就没人愿意追随大明的脚步。
事实也果然如此!
在这个国家,同样不泛贪生怕死之辈。
也不泛一些看不惯原先的国家之人。
然而更多的,实际上还是那些被明军抢了粮食,已经快要活不去的百姓们。
在明军声称,只要加入明军,明朝不仅仅会给他们的家人分拨土地,还会给他们粮食,以及俸禄后。
愿意加入明军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
不过曹文诏这个沙场老将,也没有傻到将所有的希望,都交到这些临时招收的荷兰兵上面。
这些士兵,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许还能堪当大用!
可现在?
充其量也就是能当做炮灰而已!
所以转头,曹文诏就命令李自成率领舰队,前去北美洲那里在调遣一批大军后来。
却说此时的北美洲,还有明军六万之众!
这里面,其中包括了真正的明军三千多人,建奴一万,倭奴两万,以及剩下的印第安士兵三万多。
这一次,曹文诏就是让李自成去调遣两万印第安士兵,以及一万倭奴和五千建奴。
这样一来,在北美洲没有强敌的情况下,足以保证那里的利益不会受到损伤。
反观这些士兵,不管是建奴。倭奴,亦或者是印第安士兵,都是经过几年的训练。
所以派到战场上来,绝对是一股强大的生力军。
一个月后,几国联军的使者见到了曹文诏。
并带来了他们的要求,以及议和的条件!
其中包括了,愿意支付给明军粮食二十万担,金十万两,银三百万两,以及其他宝物若干!
不过在付出了这么多后,他们也不可能没有要求。
那就是要求明朝的大军撤军!
对于这个要求,曹文诏没有半分犹豫,便是当众表明这绝不可能。
我朝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绝不是你的一些金银赔偿,一些珠宝赔偿就可以的。
何况我朝一直热衷和平,是你们的横加干预,对待我朝的狼子野心,才引来的这般后果。
至于粮食?
朝廷虽然需要,但也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朝有钱,有人!
不管利用什么办法,终归都会获得足够的粮食!
虽然可能无法储存太多,但想要保证百姓们的生活所需,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此,几国使者也一样清楚。
所谓的议和,实际上就是谈判!
而谈判,那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所以对于明朝的不退让,几国使者也只能继续开出各类条件。
最后,在明朝要求,几国割让整个荷兰的土地,并赔偿白银一万万两后。
几国直接被吓傻了眼!
他们料到了明朝的胃口不会小!
可却没有料到会是这么的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