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时间,一直不见朝廷在出海一事上露出半点风声。
朱高煦跟着秦锋看了半个月的世界舆图,终于沉不住气了。
“老爷子这也太叽叽歪歪了,不就是出个海,至于这么婆婆妈妈,这么长时间的都没个动静吗?”
朱高煦在军事方面的确天赋很甚,不过才半个月时间,便把世界舆图上的所有国家,路线记得滚瓜烂熟了。
朱高煦本就是沉不住气的人,都已掌握了这么多东西,哪还能静下心来,安心等朝廷的消息。
“秦锋,你说我要不找父皇去问问?”
之前,朱高煦找朱棣道歉的时候,连门都没进去。
跪了三四个时辰,最后不过才让吕方送出个了口谕。
不知道朱高煦是傻,还是诚心不足,接了朱棣让吕方传出让他离开的口谕,他竟一刻都没多待,直接走了。
看似道了歉,又好像没道,在那之后,朱高煦再没和朱棣见过面。
朱高煦这个时候过去,先不说能否见到朱棣的面。
就是能见到,朱棣会听他的吗?
朱棣是疼爱朱高煦,但在出谋划策的事情上,朱棣又何曾听过朱高煦的?
这么大人了,这么点自知之明都没有。
“殿下,这个事情必须得听我的,要是殿下擅自行动,搞砸了这个事情,可别怪臣不带着殿下一块发财。”
这绝对是一笔颇丰的收益,这样的威胁还是很管用的。
“行行行,你说了算,你都能等得及,本王又有什么等不及的。”
朱高煦一屁股坐下,吕方便匆匆跑了进来。
不等吕方出牙,朱高煦当即起身,问道:“可是父皇宣我?”
吕方面露为难,一脸尴尬。
“不好意思,殿下,陛下宣的是忠义伯。”
宣他?当下也没什么风吹草动的大事,这怎突然想起宣他了?
秦锋略显诧异起身,还没等问出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
郑和走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是时候回来的时候了。
难不成,是郑和回来了?
这个时候回来,应该是完成朱棣吩咐的事情了。
若是不然,郑和至少得再留上些时日,确定实在一无所获了,才回来吧?
想明白之后,秦锋当即起身。
“走,马上就走。”
历史上,朱棣下西洋是为寻朱允炆。
不管真相如何,总归是和朱允炆脱不了干系的。
郑和是否有所收获不重要,郑和现在既然回来了,势必是要把下西洋的事情摆在明面之上了。
走出两步之后,秦锋这才又扭身叮嘱,道:“殿下,可别轻举妄动。”
朱高煦这厮,再好的局面,都能给你搞出变数来。
对秦锋三番五次的叮嘱,朱高煦也有些不耐烦了。
不过,为了秦锋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该忍还是得忍的。
“你这小子怎这么啰嗦,行了,知道了,你就快去吧,别让老头子久等了。”
千叮咛万嘱咐,秦锋这才直奔鸡鸣寺而去。
“陛下,在这里?”
秦锋可是知道朱允炆是乔装成和尚出去的,朱棣在这里见他,怕真是因找到朱允炆了。
朱允炆和尚身份,在宫里见面,总归是有些扎眼。
鸡鸣寺是姚广孝的地盘,这里的很多僧人都是姚广孝的心腹。
而且,最关键的是,朱棣常会声势浩大出现在鸡鸣寺和姚广孝坐而论道。
这几日,姚广孝刚从北平回来,朱棣带着仪仗倒也不会引起外界的怀疑。
吕方点头,应道:“是,陛下正在里面,忠义伯自己进去吧,奴婢就等着外面了。”
不管怎么说,吕方好歹是郑和教导出来的,多少是懂得分寸的。
吕方主动避嫌,秦锋不再相邀。
皇家的事情,那可不是想知道就能知道的。
知道的多了,少不了是要丢掉性命的。
秦锋和吕方分别,之后抬脚而入。
见到是秦锋,守在外面的护卫随之让出了路。
“陛下和道衍大师正在禅房。”
秦锋多次于鸡鸣寺找过姚广孝,当然知道姚广孝的禅房在哪里。
道了一声谢后,秦锋抬脚而入。
在禅房附近,守着的护卫明显比外面多了很多。
除却朱棣出行所带的仪仗之外,还有东厂的番子也都围了不少。
见到秦锋过来,郑和率先冲着禅房内打了个招呼,道:“陛下,忠义伯到了。”
之后,不知里面的人是怎么说的,反正郑和是推开了们把秦锋让了进去。
进门之后,朱棣和姚广孝盘膝而坐,前面站着的那僧人,不是朱允炆还是谁。
“认识这是谁吗?”
秦锋才一进门,还没等有所表现时,朱棣便随之开口。
种种分析,他都能知道当初放走的就是朱允炆。
再见面,秦锋想说不认识那都不行了。
外面层层重兵,秦锋势必是要小声说话的。
一旦有一句话说错,那可就要人头落地了。
秦锋先规规矩矩冲朱棣见了礼,随之这才开口回道:“这就是臣当初网开一面,大发善心掩护走的那和尚。”
朱允炆好歹是朱棣的侄子,他还能不认识朱允炆?
反正这和尚就是当初,到底是不是朱允炆,那可就要由朱棣来确定了。
“你还不知道他吧,他叫秦锋,李景隆和朱橞打开金川门的时候,就是秦锋负责联络,之后更是创办了飞腾实业,决绝了数万伤亡燕军的抚恤,于此同时,还建了科学一门,收无数贫寒子弟读书,为他们解决养家糊口的活计,除此之外,还是朕大孙的先生,教授瞻基读书,朕现封他忠义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