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填完志愿,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安心的等待录取通知书就行了。
因为早就将纺织厂的工作给交接出去了,接下来的日子苏锦绣就无所事事了起来,干脆在家继续开始画《我们能做些什么——洪水篇》, 这一篇的故事早在纺织厂的时候就已经写完了。
讲的是建国始终放心不下父母双亡的洛桑,所以趁着探亲的时候去寻找他, 却被告知,洛桑的爷爷奶奶去世后,已经被一对好心的知青夫妇收养,如今已经带着洛桑回了城。
建国一听说知青所在县城,恰好是自己的老家,于是就踏上的回乡的路。
坐在火车上的时候,建国听身边的乘客说今年雨水多,他心中已经隐隐的有了不安,因为他的老家正是洪涝频发的地段, 哪怕下游地区有一座很大的作为水力发电站的葛洲坝,可在发洪水的时候, 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经常会因为洪涝压力而泄洪, 让下游的百姓们分担上游的危险。
果不其然,他的担忧是对的, 他回到家乡,水位已经到了危险线。
又是暴雨的一夜, 水位突破危险线,冲上岸,开始淹没农田, 村庄, 许多人家将自家的澡盆拿出来, 将家里的粮食放了进去,为了这些粮食,就连家里的婴儿都只能艰难的抱住父母的脖颈,求得生存的机会。
洪水来了。
紧接着,县城、省城都沦陷了,最近的人民子弟兵拔营过来救灾,刚休息了没几天的建国披上军装,找到部队领导,开始和那些兵一起救灾,等找到洛桑的时候,洛桑正抱着养父母所生的妹妹,眼圈红红的,憔悴无比。
“爸爸妈妈为了我和妹妹,都被洪水冲走了。”洛桑哭了。
他年纪小小,却经历过太多的离别,可这一次依旧让他无比伤心。
建国将洛桑和妹妹安置好了后,又开始去救灾。
‘众志成城,抗洪救灾’成了他们人民子弟兵的口号,他们用血肉之躯架起桥梁,将被困的老百姓救了出来,也堵住了堤坝的缺口,等一切忙完了,好多士兵都病了。
无论多大的危险,在子弟兵的帮助下,都能安然度过。
子弟兵就好像是人民的保护神,时时刻刻的保护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后,洛桑和妹妹被部队的叔叔伯伯收养了。
最后……
苏锦绣坐在书桌前,陷入沉思中。
“怎么了?画到哪里了?”宋清华见苏锦绣好半天都没动笔,有些奇怪的问道。
苏锦绣摇摇头:“没什么,我只是……”
她低头:“还没做好决定,在结尾的时候,该怎么画。”
“需要我的帮助么?”宋清华合上书,起身走到苏锦绣的身后,一手撑着桌沿,微微倾下身子,一手去翻苏锦绣的草稿。
说真的,凌乱的线条,勉强能看得出五官的脸,以及十分潦草的自己,宋清华还真有些看不懂。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帮我参谋一下。”
苏锦绣伸手,从旁边抽出一本封面犯黄的中国地图来。
“你看啊,这里是葛洲坝,而这里……距离葛洲坝大概四十公里左右,你说,如果在这里再建一个水力发电站怎么样?”苏锦绣沿着长江往上走,一直走到一个点,用食指重重的敲了敲。
宋清华看了看,觉得还真有点意思。
不过……
“我对这种地理知识了解不多,不过我有一位老师,他在这方面有些研究。”宋清华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估计他应该也快平反了,明天我去问问刘老师。”
“好。”
苏锦绣点点头:“我先画草图。”
她从笔筒里抽出尺子,开始按记忆画图。
没错,她画的就是未来的三峡大坝,她不知道三峡大坝是几几年修建的,但是现在,修建三峡大坝的那一块地方,还是空荡荡的呢。
三峡大坝里有许多世界纪录。
而最有特色的,就是升船机。
苏锦绣不知道里面的参数,但是这些特色在未来可都是可以参观的景点,所以苏锦绣囫囵着按照自己曾经看到过的画面开始画图,而这一个画面,出现在结尾的洛桑的回忆中,那时候的洛桑已经是个老人了。
老人洛桑带着孙子孙女爬上大坝,回忆当年养父母去世的画面,老泪纵横。
而大坝外,是一片未来文明的景象。
“这可真壮观啊。”宋清华看着大坝在苏锦绣的笔下渐渐成型,忍不住的惊叹。
苏锦绣笑笑没说话,心说可不壮观嘛,以前刚建成的时候可是世界第一!然后手一晃,大笔一挥,在旁边多加了一个通道,是鱼道,当初因为大坝没有鱼道,让很多鱼类没办法回下游产卵,导致生态被破坏。
画完后,苏锦绣开始勾线。
这一勾,一直勾到天都黑了,楼下传来几个大嗓门的声音,是宋征军带了人回来。
宋清华看了眼专心致志的苏锦绣,蹑手蹑脚的出了房间,恰好看见宋征军带着人上了楼,是几个穿着军装的陌生面孔。
“这是我的孙子宋清华。”宋征军向身边的几个人介绍,然后又对着宋清华介绍道:“清华,这几位是从边疆军团回来的,这是刘师长,郎司令员,还有几位专家。”
“首长好。”宋清华立刻站直了身子,对他们敬了个礼,只是他的声音却不算大,甚至还刻意的压低了声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